欢迎您访问广东星空体育机械环保科有限公司网站,公司主营星空机械、星空设备、星空模具等产品!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配套重大技术装备领域轴承行业任重道远

作者:小编2024-01-31 17:33:07

  继2006年若干意见发布后,*近国务院又审议并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调整振兴规划”),何加群介绍,新通过的调整振兴规划与此前的“若干意见”一脉相承,并对基础零部件从之前“发展主机带动零部件行业发展”转变为“一手抓主机一手抓关键零部件发展”,对基础零部件的重视进一步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轴承行业还将继续围绕着为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这一主题,不断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制造技术的升级,为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十一五”前三年,我国轴承行业整体规模取得了长足发展。数据显示,至2008年底,轴承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0亿元,轴承产量100亿套,工业增加值260亿元,利润50亿元,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69.23%,66.67%,62.5%和72.41%。

配套重大技术装备领域轴承行业任重道远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三年来,全国轴承行业的优势企业围绕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的研发和产业化,进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技术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723项(其中发明专利73项),获*科技奖8项,获省部级科学奖45项。三年来共研发了90种重大技术装备的配套轴承488种,几乎涵盖了若干意见中重大技术装备的各个领域,实现销售收入55.4亿元,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为我国关键领域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作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围绕关键领域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的研发和产业化,优势轴承企业进行了25项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建设总投资48.1亿元,截至2008年末,已完成投资22.4亿元,为进一步提升研发制造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一批优势企业的发展引人注目。据介绍,瓦轴、洛轴、天马、万向钱潮、人本轴承设计、哈轴、上海集优、五洲新春、大冶轴、宁波摩士、江苏力星、重庆长江、海林、龙溪、襄轴等一批优势企业成长性好,综合进步快。何加群表示,全国轴承行业“十一五”发展目标中提出的“培育2~3个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和10个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大集团企业,20个产品有特色、年销售额3亿元以上的‘小巨人’企业”的目标可以保证实现。

  据介绍,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轴承行业已形成辽宁省瓦房店市,河南省洛阳市,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四城市和浙江省新昌县等几个轴承产业聚集地区。仅以上述4个产业聚集地区统计,规模以上轴承企业507家,占全国1390家的36.5%;销售收入224.9亿元,占全国760亿元的30%。

  但这样的现状与世界轴承工业的情况相比依然存在差距。资料显示,在全世界300多亿美元的轴承销售额中,世界八大跨国公司占75%~80%。日本5家占其本国总量90%。而我国瓦轴等10家*大的轴承企业,销售额仅占全行业的33.5%。SKF公司一家企业的销售额相当于我国近千家企业销售额的总和。

  何加群介绍,我国轴承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低有着历史发展的原因。轴承行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就由于布点过多,呈现“散、乱”的局面。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轴承产业比较早地成为高度开放、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原有的国有大型企业由于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发展相对缓慢;二是优势民营企业尚处于成长阶段;三是由于轴承产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涌现了并还在不断涌现大批粗放式的、达不到经济规模的小型企业甚至小作坊,它们的产品冲击市场,侵占了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

  他表示,随着市场日趋发育成熟,整个轴承行业更加趋向集中将是市场的必然选择。目前的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行已波及轴承行业,但同时也是加快行业洗牌的契机,创新能力不强,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排挤出市场,也将为优势企业让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全行业要充分运用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淘汰退出一批,做强做大—批,提高行业的生产集中度。

  何加群还介绍,我国轴承行业虽然目前对国内主机的配套率已达到80%,但高速铁路客车、中*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中*轿车、计算机、空调器、高速精密冶金轧机等重要主机的配套和维修轴承,基本上还依靠进口,究其原因,还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制造水平上的差距,尤其是一些亟待解决的行业共性技术(如风力发电机轴承、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轴承、第三、四代轿车轮毂轴承、高速铁路客车轴承、高可靠性轧机轴承设计制造技术等)长期难以取得突破。

  由于大多数企业在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建设上,包括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研发和创新的资金投入、人才开发等方面都处于低水平,加上面向行业服务的科研院所企业化,削弱了面向行业进行研发的功能。据了解,目前在这方面,还主要仅靠行业协会组织共性技术联合攻关,由于组织松散,缺乏资金和人员支撑,同时,互为竞争对手的企业,要保守各自的商业机密,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联合研发,行业的自主创新,还处于各企业“单打独斗”的状况。

  何加群表示,要进一步提高轴承行业为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配套的能力,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上必须取得突破。

  他介绍,国家每年对企业的技术开发都有政策上的支持,投入的资金不能算少,项目繁多,都是对企业具体项目、具体产品的资助,起不到引导和带动作用,更解决不了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他建议,应加大对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建议有限资金集中使用,重点突破,设立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基金,加强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

  他还呼吁,需要重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平台,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重新整合资源,以原有的归口院所为基础,或依托大型企业技术中心,组建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企业自愿投资人股,进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有偿服务。